2022-2023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獲獎名單日前公布,合肥市共有5個項目獲獎,成為全國獲獎個數最多的省會城市。至此,我市魯班獎項目增加至36個。
我市獲獎項目分別為:
廬陽區檔案館、文化館、圖書館項目;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質科學教研樓工程;
合肥高新區綜合管廊一期工程PPP項目;
肥東大劇院文化館項目;
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一期)研發中心項目。
廬陽區檔案館、文化館、圖書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質科學教研樓
合肥高新區綜合管廊一期工程PPP項目
肥東大劇院文化館
合肥工業大學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一期)研發中心
合肥工大智能研究是集研發、辦公、綜合為一體的綜合性項目,總用地面積1838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87624平方米。主體建筑地下一層、地上五層,高23.6米;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局部鋼框架結構。
近年來,在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的正確指導和中共合肥市城鄉建設領域聯合黨總支的堅強領導下,合肥市建筑工程協會以創新服務體系為著力點,激發了行業轉型升級的源動力;以強化扶優扶強為重點,營造了行業創優爭先、高質量發展的濃厚氛圍。通過評選合肥市建筑行業工程質量優秀工程項目,樹立行業的質量品牌,促進建筑企業加強質量管理,依靠科技進步,爭創精品工程,推動全市工程質量整體水平的提高。
為實現從“撞優”向“創優”的意識轉變,合肥市建筑工程協會不斷優化機制建設,強化組織實施,規范評優評先活動,在制度層面形成從獎項申報、驗評直至表彰的全程閉環體系。先后建立驗評工作領導小組會審、評審領隊監督員、專家組人員隨機搖號等制度。同時,實行申報企業首責制,對申報項目進行計劃管理,提升評獎結果的公信力。特制訂了兩版《創優指南》;創新采用數字化手段,在原有的協會會員管理系統中,擴容了“獎項申報”功能;出臺評選專家庫管理辦法,現已有共三個序列111名專家入庫,對評審專家實施從資格審查、集中培訓、應知考核、廉政承諾直至持證上崗的系列管控措施,確保協會智庫發揮應有作用;舉辦創優創杯高質量發展現場觀摩會,積極鼓勵企業創優爭先,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提升了工程質量水平,取得了顯著成果。除了“魯班獎”,2022年至今,我市共有2個項目榮獲中國鋼結構金獎,9個項目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40個項目榮獲“黃山杯”,2家建筑業企業獲得第二屆市長質量獎銀獎。